乔治宝宝2019年10月1日出生,正赶上举国同庆的时候,于是宝爸给起名为“小十一”,有了小十一以后,家里多了很多争吵,也增添了很多欢乐,总之痛苦与快乐并存。在小十一办完一百天的时候,遇上了无情的新冠疫情,使得我这个新手麻麻每天都在焦虑和惶恐中生活,每天翻看着微博和微信上求助的信息,都会落泪,特别是晚上看着熟睡中的宝宝,感觉特别力不从心,除了每天不间断的消毒,洗手,不知道怎么去保护这个幼小生命,于是我做了两件事情,第一:给全家买了一份重疾险;第二:开始学习中医基础。希望自己在遇到疾病的时候能有一份保障,不至于苦苦的等待救助,他救不如自救!
宝宝保险有必要买吗?非常有必要,特别是宝宝,越早买越划算,因为宝宝自母体6个月后,母体提供的免疫力越来越少(全母乳喂养),奶粉宝宝可能免疫力会更加脆弱一些,所以宝宝经常容易出现发烧感冒等,甚至会引发肺炎,中耳炎等疾病,特别是这次新冠以后,估计以后会肺炎色变,虽然我会努力学习中医避免孩子生病,但是这个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所以我必须给孩子一份保障,特别是婴幼儿,尽可能在自己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保值买的高一些,我给“十一”配到了一百万,但是也不是说要买到几百万上千万(我主要是因为穷,土豪随意),因为保险是会陆续推出新的品种,保障会越来越全面,所以第一次买到基本够用就行,以后有新产品在追加。
宝宝的保险怎么选?既然决定给十一买保险了,我就开始加了很多保险业务员,给大家看一下,这是业务员给我做的预算,这个某大品牌保险公司推出一款产品,配置的宝宝50万保终身险,0岁开始买是一年8711.24,看到金额后瞬间觉得自己屌丝一枚,这个预算里面包含了寿险,重疾险,附加险,百万医疗险,住院险等,看似保障很全面,而且医疗保障额度高达![](//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605万,实际对于我们而言都是虚头,根本用不上,百万医疗的报销原则,是在完成基本的社会保险报销比例后,剩余的部分才会进行赔付,举例:一个乳腺癌患者(有城市社保)在三甲医院手术,并进行后期6个疗程的放化疗,经过社保报销后自费20万以内(估计还用不上),我在打多一些30万,请问这605万,得患什么病才需要用的上啊?同时寿险是投保人去世后留给家人的,这个我觉得是Z不实用的,所以给宝宝选择保险,Z主要是实用,实用,实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所以给宝宝选择保险类别依次为: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教育险---婚嫁险---年金---寿险。
如何避免入坑?这个话题就大了,不买都不知道保险行业太多陷阱,为了避免入坑我也是做了很多功课,比如说:是选大的保险公司还是选好的产品,能不能在经代公司手上买,有的保险必须是寿险捆绑重疾险能不能买,保险等待期要180天长不长,轻中重症中每一类都分类的,而且还有间隔期的好不好,有的病名中还有附加条款的,总之处处是坑,入坑之前请仔细辨别,保险公司也是为了赚钱,没有十全十美的保险,所以宝妈们选择你觉得重要的投保,投保原则:同等价格选择保障Z齐全的,同等保障选择价格Z优惠的。
我不是保险业务员,我只是小十一的麻麻,希望能帮到大家,有需要的朋友跟帖,我会陆续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只有趁小爹睡着的时间),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之谈,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包涵!
水蜜桃牛奶
高中二年级
今天宝宝闹觉,一直没抽出时间坐在电脑跟前,现在趁小爹睡了,赶紧来跟新一点,前几天看宝妈吐槽给宝宝的险种买错了,想退又觉得损失太大,确实是的,其实很多人买重疾险,都忽略很多条款,所以今天跟大家聊聊重疾险,你买对了吗?
有很多人认为买重疾险是为了报销生病的费用,其实错了,报销生大病的费用应该是百万医疗险,它能够赔付你社保以外自费的部分,而我们的重疾险是保障你生病能提前拿出钱看病,在生病不能上班期间基本的生活费用及康复理疗的费用,所以重疾险的本质是收入损失险,而重疾险的保额应该是年收入的3-5倍,才能弥补因病而导致的收入损失,维持家庭生活水平不变。
重疾险从保障时间上分为三种:一年期、定期、终身。
一年期,顾名思义就是只保障一年,除非你预感这一年你会生病,否则我不建议你买,不划算。别看一年期的便宜,保险公司也不是傻瓜,年轻身体力强,生病少,保费自然就便宜,年纪越大,保费越贵,呈阶梯状,等年纪大了,身体零部件罢工了,到时候想续保都续不了。而定期和终身的相对来说保障时间长,采用的均衡费率,也就是每年交的一样的,定期有保10年到70年的,终身就是保障你到人走茶凉,终身一般会比定期的贵,因为年级越大生病越多,保险公司的风险越大,如果条件允许一般我会建议大家买终身的,终身的含有身故险,如果啥病没有自然故去,也会赔偿保额。如果手头紧预算不足,也可以考虑先买定期的等宽裕了,在追加险种,都可以。
长期重疾险根据保费还分为两种:消费险和返还型。
消费型就是把钱花掉了,如果保障时间内没有生病,这个钱就没有了,保险公司赚了,拿不回来。返还型就是,保险合同到期后,你没有生病,保险公司就会把费用退还给你,这里大家还要注意,有的保险是退保额,有的是退保费。例如:小王买一份50万的险种,交30年每年交7000,70后自然去世,那么30*7000=210000,如果赔保费就是还你21万,如果赔保额就是返还你50万。当然退保额的更加好了。
重疾险的豁免条款。
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都带有豁免条款,意思就是万一你患上合同中约定的轻症、中症、重症时,保险公司进行赔付后,之后你的保费就不用了交了,公司视同你交了,保单依然有效。当然豁免还分为被保人豁免和投保人豁免,被保人就是真正被保障的人,投保人就是负责缴费的人,现在大多数重疾保险都自带被保人豁免,但是投保人豁免是需要每年缴一定费用的,这个可以自由选择。我们知道,疾病的发展一般都是由轻到重,重疾险的保障也呈递进关系:轻症---中症----重症---身残---身故,所以建议大家尽量选择,投保人轻症豁免的产品,更加实用!
我不是保险业务员,我只是小十一的麻麻,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之谈,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包涵!
水蜜桃牛奶
高中二年级
重疾保险之下篇,其实涉及重疾保险的陷阱有很多,只是我的能力也有限,只能帮宝妈们涉及到我所了解的可能存在质疑的地方,所以宝妈在为宝宝选择重疾险时还需谨慎,下面为大家讲讲几个常见问题:
1、所谓的“两期”你了解吗?
犹豫期: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在购买保险后会有10-15天的犹豫期,自保单签收开始计算,在犹豫期内退保,只需要支付保单工本费后退还其缴纳的保险费,超过犹豫期解除合同的,只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消费者会损失大部分已交保险费,所以在购买保险时,一定,务必综合考虑清楚,避免造成损失。
观察期:为了防止带病投保,保险公司的条款中规定必须观察或者叫等待90-180天, 自保单生效日开始计算。如果在被保人在观察期发生保障事故,保险公司不承担赔付责任,但是前期交的保险费一般会予以退回,保单终止。观察期后,保险责任才正式生效,所以建议宝妈们决定要给宝宝配置保险的话,就尽量早买,早买早获益。
2、“确诊即付”是真的吗?
有很多重疾险在做推广宣传时都以“确诊即付”为宣传要点,让很多人误以为重疾险都是立马赔付的,其实不然,这只是宣传,就像广告一样,有艺术加工的,具体的赔付还是要根据条款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确诊即赔付、采取特定治疗手段赔付、达到特定状态赔付。举例说明:
a、确诊即赔付
![](//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b、采取特定治疗手段赔付![](//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c、达到特定状态赔付![](//static.deyi.com/wap/images/placeholder.jpg?v=1.0.3)
3、多次赔付和单次赔付
目前市面上重疾险主流形态为重疾多次赔付,有人觉得获得多次重疾赔付概率太低,多次赔付是保险公司的涨价噱头。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看看随着医学发展,现在重疾治愈情况如何。以Z高发的癌症(恶性肿瘤)为例。今年1月30日,《柳叶刀》(Lancet)杂志在线发表了2000-2014年全球癌症生存趋势监测报告,报告表明,2012-2015年间,我国癌症5年相对生存率为40.5%,主要癌症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肺癌19.7%,胃癌35.1%,肝癌12.1%,食管癌30.3%,结直肠癌52.7%,乳腺癌82.0%。而一般医学上认为癌症患者经治疗能生存5年以上,即可基本认为肿瘤被治愈。所以随着医学水平的发展,癌症这种公认凶险的重疾已有很高的生存率。
此外,还有不少类似多个肢体缺失,双耳失聪等重疾并不影响患者生存。可以认为,患一次重疾的人中有较大比例可以继续生存,如果这部分人买的是重疾单次赔付的重疾险,那么理赔一次以后,合同终止,以后也基本买不到保险保障,而如果他们买的是重疾多次赔付的重疾险,后续还有其他组别或种类重疾保障,所以重疾多次赔付重疾险有其保障价值。(数据资料均由度娘提高)
综上所述:选择重疾险,犹豫期长,观察期短,赔付条款要看清,赔付多次买安心!
我不是保险业务员,我只是小十一的麻麻,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之谈,说的不对的,还请大家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