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坛子里对北京731新政有热烈的讨论,概括来说就是:通过新老划断的方式,让学位和房子之间的联系弱化,造成不确定性。从目前情况来看,北京采取了大学区制,房子和名校之间的关联度还在,只是确定程度下降了。
严格来说,北京的731新政只是让部分人处于不确定之中,并没有动摇学*区*房的根基。想要让学*区*房的概念彻底走入历史,只有一个办法:
真正均分义务阶段的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彻底放弃“名校”、“牛校”,废除省重点、市重点,大力扶持一般学校,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坚决执行教师轮岗制度,让义务教育阶段没有名校、牛校和菜校。
当然,老师也有家庭和自己的私生活,所以轮岗应该在一个行政辖区内进行,一般不跨区,尽量在一个“大学区”内部安排,或者在两个相邻的“大学区”之间调剂。以江岸区为例:育才小学的老师轮岗到三眼桥小学;沈阳路小学的老师轮岗到四维路小学。老师轮岗要实现全员化、全域化、常态化、强制性。老师是财政供养的公职人员,不接受轮岗安排的,就应该接受相应的处分。同时,老师的晋升、职称评定、福利待遇必须和轮岗挂钩,越是轮岗到菜校的老师,就应该晋升越快,职称评定越高,福利待遇越好。
总之,要干掉“学*区*房”,不能只针对房子,还要瞄准学校和老师。只要学校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鸿沟,“孟母三迁”的故事还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