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谈笑,大概在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谈笑,何许人也?他只是湖北经视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主持一档名为《经视欢乐送》的节目,虽然长得不帅,不属于俊男靓女那种类型,但他那咪咪的小眼睛笑起来一条缝,特别逗人喜欢。
然而,人们更喜爱他的原因是,他走进千家万户,竭尽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做实事,把党和ZF的温暖送到了那些处在社会Z底层的弱势群体的人们的心中。
我是个身居外地的“老武汉”,本不知道武汉有个湖北经视电视台,今年初到武汉看病,住在姨妹家一段时间,听姨妹夫说湖北经视的节目比较好看,我不以为然。因为我一向不爱看地方台的节目,觉得比较“俗”。为了不却他的意,还是耐着性子看起来。时间一长,慢慢地觉得这个台的节目还比较吸引人,其中,有三个节目颇有特色,一个是蔡一主持的《经视咵天》,一个是阿星主持的《阿星“笑长”开讲》,再一个是谈笑主持的《经视欢乐送》。这三个节目的共同特点是:主持人讲的是武汉话,或者是夹生半熟的“武汉普通话”,很有地方味,让我们湖北本土观众感到特别亲切,在情感上拉近了电视台和观众的距离。其次,节目说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情,关注的是民生、民意、名情,所以,很受老百姓欢迎。现在,我和妻子也自然而然地喜欢看湖北经视了,尤其爱看谈笑的节目,可说是他的“粉丝”。
谈笑有什么样的“本事”或者“高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呢?我想借用湖北经视的几句口号来概括一下:
一是“新闻的价值要用心去发现”。现在的社会提倡和谐,时时处处都以人为本。新闻媒体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记者编辑把关心群众利益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促进社会和谐做文章。谈笑和他的同事们在这方面很是用心,凡是群众关心的,就是他们所关注的。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都是他们的工作重点,如农民工问题、下岗职工问题、残疾人问题、物价问题、道路交通问题等等。由于他们把群众利益挂在心上,因而他们能及时发现这些方面的新闻,并及时予以报道。这样的新闻当然有价值;老百姓当然爱看。
二是“百姓的声音要用心去倾听”。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句话叫干部要和群众实现“三同”,就是要求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谈笑在这方面应该是做得不错的。据我看,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他跑了个遍,采访的差不多都是一些“穷亲戚”。当地的老百姓也都盼他去。其实,他的节目叫“欢乐送”,就是和有关厂家合作,为观众送一些像酒啊、米啊、油啊之类的礼品,一来是和广大观众互动,给大家带来欢乐,二来也为厂家做了宣传。按一般要求,这样也达到了节目的目的了。然而,谈笑他们并不止于此,他在“送”的过程中安排了更有意义的互动:例如,联系社会上的好心人为身陷困境的群众送温暖。Z近好几个月他跑到一些孤寡老人、残疾人、身患重病无钱医治的困难群众家里,为他们送去好心人捐的钱。正是由于需要帮助的人太多,谈笑感到需要进一步发动广大观众的积极性,呼吁人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献上一份爱心。在广大观众的积极支持下,很快建立了“谈笑爱心基金”,目前已经得到好心人的捐款十多万元,用于资助困难群众。有一位打工仔的幼儿肠子烂了,病情很重无钱治。谈笑了解了情况后马上伸出援手,把一部分爱心基金送到了患儿爸爸的手中。还有不少群众看了电视后自发地捐款。像这样的事例实在太多,非常感人,很多人看了电视都哭了,觉得深受教育,感叹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多!谈笑还主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网。对于那些想自食其力的困难群众,不单纯送一点救济金,而是想方设法地帮助他们创业。比如他组织好心人捐出自己闲置的编织机,送到困难群众的家里。又如,有个残疾人想要一台轮椅,好利用它到学校附近开个小店,谈笑马上为他送去了轮椅。谈笑还为广大观众出主意、想办法、当参谋。比如,房屋拆迁有哪些政策、农民工子女怎样就学等等问题,他们都一一为群众向相关部门咨询。还有城市规划有哪些调整、什么时候公务员考试、人才招聘的时间地点等等,他们都一一帮助打听。甚至还为多年失散的亲人牵线搭桥,帮助联系。这么用心尽力,群众怎么不喜爱谈笑呢?怪不得谈笑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片欢笑。
再问一句,谈笑为什么用心尽力呢?还是借用一句湖北经视的一句口号,那就是“责任无所不在”。谈笑是在尽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Z后说句题外话:新闻主持人好不好,不在于有个好外表,而在于有不有一颗为人民的责任心。
(此文转自搜狐圈子,作者阿威先生)
本帖Z后由 卡卡桔子 于 2010-1-15 21:1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