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长发及腰,少年娶我可好?”
“待你青丝绾正,铺十里红妆可愿?”
据说最早的婚姻礼俗发明人是伏羲,伏羲和女娲原本是兄妹,后结为夫妻。婚姻大事从古至今,都乃人生大事。古代有明媒正娶,三书六聘;现今有西方推崇的崇尚自由的恋爱观。二者都是顺应时代变迁留下的产物。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二者,一视同仁,不该厚此薄彼。
现代人结婚生活压力大,车子、房子还有碎银几两,这都是成年人不可避免也不可逃避的话题。你是否也因为这些物质层面的压力而烦恼呢?那么有些人会开始思考,在古代,有老祖宗留下的房子和田亩,好像生活压力就没有那么大了。事实真是那样吗?
中国古代是讲究礼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按照礼法,求婚至完婚的整个过程为三书六聘,这样才算完整。且古代门风是很重要的,所谓“一代无好妻,十代无好子。”所以在选择娶妻之时,更加讲究门当户对。也是婚姻的缔结原则“合二姓之好”,“同姓不婚”以及“门当户对”。
“三书六礼”是旧时汉族的婚姻习俗。“三书”指“六礼”过程中所用到的文书,包括聘书,礼书和迎书。
“六礼”则为一纳采,由男方家长请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亲,男家在纳采时,需将约达三十种有象征吉祥意义的礼物送给女家,女家亦在此时向媒人打听男家的情况。二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家的出生年月时。三纳吉,古人婚丧嫁娶都需要占卜才可,除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神明的指示也是婚姻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八字相合,就可以着手准备婚礼。四纳征,纳吉之后两家婚姻就算成立,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五请期,男方家择定婚期被里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所谓“请吉日将迎亲,谓成礼也。”最后一步,亲迎,为六礼最后一道程序,即新郎亲自去女方家迎娶新娘。
古时的婚姻习俗是如此繁琐复杂。对比现代,自由恋爱,两个人通过互相深入了解,初为朋友,然后知己,在彼此有共同的兴趣的条件下自然而然成为恋人,如果到最后发现不太能够继续走下去,也只会觉得是美丽的误会。无限的延伸也可能产于一见钟情,产生爱情的火花,不过强烈的东西,它会消退弱化,不足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可长可久。
你说古代的明媒正娶,三书六聘放在现如今适合吗?古代讲究从一而终,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不占主导地位,生产力低下,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无论是被家暴还是有多少苦情都只能隐忍,里面包涵着恩情和家族之间的关系。《礼记·昏义》中“上以事宗庙,而下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可以看出,古代女子最重要的事为生育,繁衍后代。现代社会女子受教育程度和就业率都大大提高,女性能够有自主选择幸福的权利。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不管是古代三书六礼,还是现代婚嫁礼仪,永远适用的是男女双方对爱情赤诚真挚的心,无限延伸走下去的决心和两个家庭对小家庭的理解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