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Z后由 黄陂区盘龙城 于 2012-1-15 16:38 编辑
http://plcsq.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01/12/0955427n87yrjrych1our8.jpg
.缝纫机呼呼地转动,淡淡的蒸汽飘浮在空中,百余名工人在流水线上各自忙碌着。昨日,在江汉经济开发区江发路一家制衣车间里,记者采访到一对制衣夫妇。
41岁的陈良国是红安县上新集镇桥店乡人。2009年,做了近10年制衣工的他,转到这家公司做熨烫工,妻子当缝纫工。陈良国说,年轻时他做过搬运、采购等各类工作,Z后决定做制衣工,主要是因为这项工作的收入相对稳定。
记者在制衣间看到,陈良国一直站着在熨衣料。大喇叭里传出颇具动感的舞曲,显得很特别。陈良国说,忙碌时,他每天要站13个小时,而这些音乐,是用来给工人们提神、调节工作氛围的。
据介绍,制衣工均按件计算工资。陈良国所在小组共11个人,有裁片的、打扁的、做衣领袖子的,每件衣服按照复杂程度,计价10元到20元不等。做夏装较简单,大伙每天能做120件,但做复杂的冬装,每天只能做60件。工长计算衣服总数后,再按人头计算工资。对制衣而言,每年有6个月旺季,6个月淡季。旺季时,他们每月工资约4000元,淡季时每月2000多元,一年下来,收入约3.6万元。
每天早晨6时,陈良国起床吃完早饭,便骑着电动车,载着妻子上班。这样能省下一大笔交通费。昨日,在车间里,陈良国一边熨衣,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每月房租、电费700元,一家三口生活费1200元,还要给家中老人2000元。此外,每年儿子读书花销1万多元,人情送礼约4000元。算下来,他一个人的工资根本无法填补这些基本的家庭开支。
陈良国说,还好,妻子的工资和他差不多。10年来,他们夫妻俩省吃俭用,今年终于在黄陂盘龙城首付15万元,买了一套80多平方米的新房,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花光积蓄买了房,还借了几万元外债,又要还房贷,今年过年是没钱带回家了。”陈良国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谈起新的一年,陈良国无比期盼。他说,做制衣工虽然很累,但看到自己的生活一点点地好起来,再辛苦也值得;另外,希望新的一年,单位能给外来打工人员办医保、社保,让人病有所依,老有所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