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业形势不好,很多大学生老自我安慰:“找不到工作就创业好了,自己当老板,不用看别人脸色。”但是我想说,你真的做好创业吃苦的准备了吗?从2007年3月从河南来到武汉开拓好想你枣市场,如今已是6年,我永远也忘不了刚来时创业的心酸,真的是啥都没有,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
2007年3月11日,来到武汉,我与同事,在汉口火车站附近租80元/月单间,来开拓武汉好想你枣市场,开设专卖店,从第二天开始,从找门面开始,举目无亲,但踌躇满志,从此开始了我的创业历程。首先解决交通工具,通过询问,得知大智路交易街有卖自行车的,我们看交通地图,找到了交易街,买了两辆自行车,地图上用铅笔画了又画,今天在江汉区找,明天在桥口区找,今天在武昌,明天在汉口,通过查看报纸、网络查找门面租赁信息,然后骑着自行车“搜街”,划定范围,一条街,一个门面的看,一个电话一个电话的咨询,经常自行车不小心丢了之后,再买,再丢,再买,去交易街买自行车多了,车贩子就认出我来了,说“你们是不是贩车的?!”,哈哈!找了近两个月,生活天天如此值得期待,信息来了,走,走了来,有时为找到一个较合适的门面而睡不着,生怕被别人租去,担心夜长梦多,有时为找不到房东信息而陷入困惑,太阳出来,吃一碗豆皮或热干面,晚上蓬头垢面的,披星戴月而回,时不我待啊,早一天找到门面早一天让好想你枣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使命也是责任。
有次在桥口区找到了现在开业的仁寿路店,因为申批太慢,我们两人凑够1000元“私自”交了订金,如果这个门面订不了,那么钱我们两就“损失”了1000元,当时在07年时,1000元对刚毕业不久的学生来说可是个天文数字,当时热干面才1.5元一碗啊!
很庆幸我们有“眼光”,仁寿路店定下后,接下来就是装修开业,因为不知道申报手序,去城管学习过,因为工商税务不知如何报批,而无所是从过,毕竟过来了,经历是一种财富!现在武汉市场专卖店从原来的6家,发展到现在75家,湖北销售从原来的800多万,发展到现在的5000万,忘不了14米半挂货车的货,下雪天3个人卸到晚上汗流浃背的情景,忘不了三伏天在小区摆摊,酷暑难耐的情形,也忘不了业绩突飞猛进后,出国旅游的喜悦,当然应感谢公司给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这么大的信任和这么广阔的舞台,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形象要从我做起。身在异乡当先锋,我为家乡添光彩。
在武汉近7年的工作中,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让我受益菲浅,大江,大湖,大武汉,长江水滋养着我,也让我更好的融入了武汉人的生活,更融入进武汉人的商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