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针对近期一些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交通运输部表示,“专车”服务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各类“专车”软件公司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交通运输部有关部门表示,当前各类“专车”软件将租赁汽车通过网络平台整合起来,并根据乘客意愿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驾驶员服务,是新时期跨越出租汽车与汽车租赁传统界限的创新服务模式,对满足运输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具有积极作用。“专车”服务应根据城市发展定位与实际需求,与公共交通、出租汽车等传统客运行业错位服务,开拓细分市场,实施差异化经营。各类“专车”软件公司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输供需撮合平台,而应当遵循运输市场规则,树立品牌意识,承担应尽责任,禁止私家车接入平台参与经营,让使用“专车”服务的乘客更加安心、放心出行。
交通运输部一直持续关注“专车”服务,强调应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创新、趋利避害、规范管理”的原则,鼓励并规范出租汽车和汽车租赁服务模式创新,杜绝侵害乘客利益和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的非法营运,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交通运输部将继续对“专车”服务开展持续调研与深入研究,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ZF作用,适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市场充分竞争与规范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满意的出行服务。
相关报道:北上广等多个城市认定专车服务非法
据南方都市报消息,在北京宣布打车软件推出的专车服务非法之后,广州市交委今天也宣布跟进,将专车服务定性为涉嫌非法营运进行打击,市交委还表示即将推出约租车服务以满足这部分市场需求。
广州计划推约租车服务
市交委表示,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包括利用手机APP、网络、电话等各种手段提供预约经营服务的),可以统称为“私租车”,均涉嫌非法营运,市交通部门都会依法严厉处罚。
目前,多个软件提供的“私租车”服务,实际上就是变相为乘客提供非法的“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市交通部门已在组织调查,搜集相关证据,也欢迎广大市民配合开展监督和举报。
租赁车属于物权租赁,与出租汽车属完全不同的经营范畴和服务业态;按照《广州市客车租赁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租赁车不得从事或者变相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租赁车提供客运经营服务,一旦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等,将面临责任认定不清,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市民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市交通部门呼吁广大市民不要使用此类服务。
市交通部门也注意到传统出租汽车服务形式单一,不能满足市民多样化、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因此,广州市正计划推出约租车服务。
多个城市认定非法
尽管中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在去年11月27日针对“专车业务”作出了“不要一棍子打死”的表态,但是2015年一到,国内各大城市开始将打车软件的专业业务视为非法运营并开始打击。
1月6日,一位使用“易到用车”软件的速腾车主在接送客人时,被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首都机场大队执法人员拦截,其“易到用车”司机账单上显示, 乘客从三里屯附近到首都机场,订单金额为171元,除去易到补贴,乘客实际支付91元。对此,执法人员表示,根据法规,在核实其“非法运营”的情况后,提供服务的主体将被处以两万元罚单,车辆也会被扣。
据北京市交委公布的数据,2014年全年共查处借助网络平台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黑车47起。
去年11月底,南京交管部门查处两辆涉嫌非法营运的“滴滴专车”。交管部门称,“专车”有缺乏牌照、扰乱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
去年12月25日,上海市交通委公开表示,“滴滴专车是黑车,营运不合法”。12月26日,上海交通委公布信息,目前已有12辆“滴滴专车”被查扣,部分驾驶员被行政罚款各1万元。
沈阳市交通局也明确表示,部分客运车辆租赁企业与私家车主借助“滴滴打车”等手机软件平台,在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的情况下,以提供“专车”或“商务租车”服务为名,从事非法营运活动,将依法对这一违法现象开展专项整治。
为了打政策的擦边球,规避非法运营的风险,目前各种打车软件提供的专车服务都是“人车分离”,即车辆是从专门的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而来,而司机则是另外培训或者聘请的,司机不是车主。此前政策对于非法运营的认定是“人车合一”,即车是司机的,司机自己拉客。但是对于“人车分离”的情况则没有明确定性为非法运营,正是由于存在上述的灰色地带,各家打车软件在过去一两年纷纷推出专车服务,而此次广州政策收紧,已经直接扼杀了专车服务的生存空间。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上海等地查禁专车服务的情况下,打车软件之一的易到用车CEO周航表示,查禁行动对专车服务行业肯定有冲击,对此易到所能做的是与政策部门尽量保持沟通,只是目前收效还不大。周航认为,专车服务市场定位与出租车服务有巨大区隔,原本是高于出租车市场的增量服务。但现在整个专车行业急功近利,资本大量进入,各家大力推出的低价服务确实冲击了出租车市场,尤其是触动了“出租车公司老板收取份子钱”的利益,他认为这是专车服务受到查禁的部分原因。
另外,滴滴公司副总裁朱平豆曾对媒体表示,滴滴专车不存在非法运营的问题,专车和出租车是完全不同的领域,这在国外有严格区别,但在中国,是新生事物和空白点, 地方ZF不应以出租车条例约束专车。
快的方面回应:一号专车属于新兴约租车
快的方面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号专车属于新兴的约租车领域,快的并不拥有车辆和司机,而是通过与正规汽车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合作来提供服务。而滴滴方面则向南都表示,暂时没有得到这个消息,不想对此事做出回应。
根据市交委的说法,凡利用私家车等社会车辆从事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包括利用手机APP、网络、电话等各种手段提供预约经营服务的),可以统称为“私租车”,均涉嫌非法营运,市交通部门都会依法严厉处罚。
快的方面回应称,现阶段城市居民的打车需求和供给水平严重不平衡,不管是普通消费者还是中高端消费者个性化的出行需求都没有得到很好满足。一号专车定位在中高端用户,和出租车针对的用户群不同,两者是互补关系。在出租车的基础之上,一号专车有效地提高了城市交通的运能和整体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鼓励移动互联网创新,积极引导行业发展,给予约租车市场更多的发展空间。
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目前北上广打击的是“私家车”接入租赁公司的部分。正常来说,专车要求和正规的租赁公司、劳务公司合作,作为撮合司机、乘客、车辆的第三方平台,不能和任何私家车车主签订合作协议。“平台和租赁公司的合作,要求接入的车辆必须是租赁公司通过交管部门备案的运营车辆,而不应该是私家车”。
目前,使用租赁公司车辆提供专车服务是否属于“黑车”营运在各地仍存在不同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