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是第二次来开武汉了,所以这次想带她看看不一样的景色,正好木木同学今年跟我隆重推荐过古德寺,只因本人太懒,不太喜欢往汉口跑,所以古德寺,我也一直都没有去过。
之前在网上也百度过,说古德寺很不好找,我们一行人还担心呢,毕竟是一路痴加一路盲在带路,开车的又是外地“司机”,所幸的是GPS的强大导航能力,才使得我们顺利到达目的地。
历经数度劫乱,至1996年,演顺法师率领尼众弟子进住古德寺时,古德寺仅有天王殿和圆通宝殿得以幸存。
经过修复的天王殿,仍很简陋。经天王殿,穿过院落,便是全寺的核心建筑———圆通宝殿。此殿仿照缅甸阿难陀寺建造,为汉传佛教唯一、世界仅存两座此类风格的佛教建筑之一。它确实与其他汉传佛教的寺院外观大相径庭,难怪有不少市民把它当成了东正教堂。
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是罗汉,圆通宝殿内供奉的却是25座圆通菩萨。据果妙法师介绍,圆通在佛教中的地位比罗汉要高一等。这是古德寺又一与众不同之处。
四面佛
在天王殿与圆通宝殿之间的院落中,露天供奉着一尊四面佛。1997年,香港张紫珊女士出巨资,由泰国将这尊四面佛请到古德寺。四面佛是小乘佛教供奉的诸佛之一,亦称四面神,神的四面分别代表慈悲、仁爱、博爱和公正。传说四面佛法力无边,所以殿堂内是不能供奉的,只有苍穹才能作其大殿
佛塔
很哥特的感觉
与一般寺庙的大雄宝殿Z为不同的是它的顶部,上面有代表五佛四菩萨的大小佛塔共九座,这又与中国道教的北斗九星、七显二隐的说法暗合。确实,站在地面上,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塔顶,只能看到七座,有两座总是看不到的。细看九座塔的流线形塔身,以及内外墙面装饰的花卉、狮头、象头和大鹏金翅鸟等细部,又充分再现了印度和东南亚各国的帕那瓦建筑风格。九座佛塔的塔刹,既像风向标又像十字架,在中国塔文化中独树一帜。上面的96个莲花方墩,寓“国之四维,天圆地方”。这种融汇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并具有多元化建筑风格的建筑,在汉传佛寺中实属罕见。
这是在圆通殿的后面拍的,因为圆通殿三面都有围墙,所以并不好拍出全景
维修中的天王殿
里面的佛像还是原木状态,正中间是弥勒佛懈,两旁是四大天王。因为一直都有听说不能在大殿里拍佛像,所以没有照片
题外话,我觉得佛像是用的樟木,因为那里有樟木的味道
一丝落破的感觉
“文革”中古德寺的房屋和土地划给武汉照相机厂使用。80年代以来,市佛协就多次呼吁要求照相机厂退出古德寺。经市ZF协调决定,市照相机厂将原古德寺5000余平米面积归还给市佛协。目前古德寺正在腾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