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其实妈妈们也别太担心了,宝宝和你一起应该很快就可以纠正过来的。
我们家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两边老人们很大程度参与了孩子的照顾和教育,当然一方面是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忙,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这个妈妈不能干。但是我觉得整个过程中孩子很幸福,老人也觉得生活很热闹,因为女儿的关系,我婆家和娘家也时常来往,感情也很好。
我们家的方便之处是两家人都是汉口的,婆家就住在我工作的单位里面。怀孩子的时候我的身体就不太好,女儿也是早产了6周多,所以孩子从出生到上小学,都是在两边老人家轮流住,我和老公一般都是孩子住哪边,就在哪边吃个晚饭,顺便陪孩子玩玩。娘家,婆家和老公都支持我好好工作,经常是我在婆婆家吃了晚饭想多做点事情再去办公室加班,婆婆都会跟我说,你早去加班,然后晚上早点回去休息,别睡得太晚了。女儿3岁不到,我和老公都出国了,还是去了不同的国家。女儿大约4岁多的时候,我回国一次,本来预定那个时候就回来的,可是美国的导师又邀请我在那边工作,所以我自己也挺不好意思,觉得给老人添了麻烦,但是我婆婆说,你放心工作,孩子有我们呢。连我感谢小叔子(当时他还住在婆婆家里),他都说,姐姐,都是一家人,干嘛这样说呢。孩子上小学之前,老公和我先后回国,好玩的是,他单独带过一段时间女儿,帮她梳辫子,带她去公园,两个人乱七八糟,可是又很快活。
要说孩子在老人边上有没有缺点,肯定有,比如大家一直说的喂饭。不过,女儿胃口好,你喂她也吃得多,你不喂她也高兴地吃很多。再就是,会有些没有安全感,记得她一年级我带她去外面,她就一直牵着我的手,还告诉我说妈妈这个地方你不能逛啊,否则你的宝宝就会被坏人带走了。还有就是肯定不像妈妈带大的孩子那么大方,后来我也慢慢帮她纠正这个问题,比如买她喜欢的东西,让她自己去跟卖家说;在路上远远看到同事来了,就先告诉她等下要叫谁谁啊,这样她就慢慢自信了。小学二年级就当班长了。
其实我感觉因为工作的压力,在她很小的时候,其实我心里总是有些焦虑,反而老人们比我有耐心,他们带孩子去各种公园,睡前读故事,一起做游戏。春天我婆婆还带着女儿去观察小树抽芽,冬天和她一起观察一碗雪是怎么样融化的,和女儿一起玩拼图。这些付出女儿心里都是知道的,所以虽然现在她没有和老人一起住,但是无论哪个老人身体不舒服,她都会打电话回去问问,或者去老人家吃饭,发现两个老人拌嘴之类,她就像个小大人一样劝解。
女儿读幼儿园和小学都在我工作的单位里,也离婆婆家近,但是初中我们择校去了一个远点的学校,离外婆家更近点,这样公婆的参与少了,不像以前时不时接女儿放学,甚至白天跑到操场边上看女儿上体育课,结果公婆两人想孩子想得不行,每天问什么回来吃饭啊,只可惜女儿平时都是课,周末又是培优。
所以我的感觉是,总得来说妈妈们自己带肯定要好些,但是老人带孩子的好处也不要全部忽略,毕竟目前中国的家庭模式,还是有老有小的。有时候,他们给予的帮助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对这样和睦家庭氛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