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以往也要排队,但5-10分钟也能吃到香喷喷的面条就不是排队就能解决的事了(第一是曾氏,推荐过,yyds)


武汉伢的夏天清晨,势必要从一碗热气腾腾的粉面开始。从自家楼底下经常宠幸的小店,追随到别人家楼下排小长队的犄角旮旯小破摊子,不畏距离,只要它好七,这是武汉伢的过早精神。不好找是真的,下了公交随导航走到目的地,一眼望去没有人流,也没见着面馆,只有古老的街道和路上提着菜篮子买完菜回家的老人。
终于在马沧湖小区口看到了溢出来的人群,大家保持一致,手里端着粉面,小拇指上勾着一串面窝,操持着筷子大口往嘴里塞,武汉伢不拘小节的率真模样,在一家面馆门前展现的淋漓精致。
低调是真低调,小小门头藏在小区里出口左侧,不凑近根本发觉不了。红黄招牌围在穿破屋顶的大树上,一个几平米小屋,老板娘站在窗口耍拉的给食客捞着面。
招摇也是真的招摇,小蓝板凳配高点的小红凳自成桌椅,简陋得毫无环境可言,但飞宇家的面条拥有让武汉伢心情明朗的魔力,来这排队吃面的食客都会收起乖张泼辣性格,老实的沿路边坐满成长龙。
“以前都是附近居民来七,不晓得为某斯,今年开始,隔得远的也来了,还有电视台的来采访。”说话的是老板娘,姓余,店铺名字飞宇二字是自己和屋里丫头名字的组合。曾在马路对面开了5、6年,18年搬到小区里头,依旧热闹。“我们家生意一直都蛮好,以前主要是街坊邻居捧场,也没想过要多红,当初下岗为了谋生,供姑娘读书,现在她都上大学啦,也没那么大压力了。”老板娘始终觉得飞宇面馆的高光时刻,是陪伴马沧湖居民们一起长大的点滴瞬间,不在乎是否火出汉阳,但被更多食客赏识,总归是荣幸的。
不同于其他生意好的老板那么拽,老板娘见熟客新客都是弯着眼睛,笑的很真诚,客人是吃辣还是不吃葱只要来过一次,就能精准记得对方喜好。不太忙的时候还会亲切和你唠嗑几句,性格可谓“老少皆宜”,年轻人吃的惬意不说,就连挑剔的大爷和阿婆,都能被治愈得服服帖帖。
“我们家老板其实更辛苦,每天凌晨3、4点爬起来卤牛肉,煨高汤,准备当天的食材,弄完了还要陪我招呼客人熬到收摊。”不知是不善言辞还是太宠老板娘,明明是正牌老板,却笑着说是给老板娘打杂的,功劳和风头全给老板娘一人。
到了早上六点和老板娘交换“战场”,退到二线做辅助,不再干涉粉面交易。和食客打交道,恰好是老板娘擅长且热爱的事。

烈日之下,想寻一碗烫嘴但不呛喉,既能满足舌尖的香辣欢愉又能让人瞬间清爽起来,那必须是飞宇家的牛肉粉了。他们家牛肉、牛肚粉面价格都不贵,统一14元,三合一才18元封顶。肉给的特别扎实,一碗能抵一早上饥饿。素粉面和热干面只要4元,物价仿佛停留在3年前。
一碗优秀的牛肚粉,镬气是必须有的,锅中卤好的牛肚浇头带着热腾腾的镬气,略显油润。萝卜剔透,牛肚肥美且弹嫩,卤香的风味里飘着淡淡辣油香,剩下就是别家没有的令人着迷的回甜。
臊子给的多不说,还全是好吃妹喜欢的瘦肚部分,肉是大快大块,嚼起来十分过瘾,吃完唇齿间还挂着勾魂香。与闪着星点油光的嫩白细米粉上一起送入口腔,三下五除二就能“嗦”个精光。



从路人到忠实粉丝,只需一碗浓郁香辣的牛肉面,熟客喜欢不说,新客不知道点什么也会来上一碗,所以卖得特别好,有时候10点卖光都说晚了,能让大伙周末起大早床也只有它了。牛肉切得厚实大块,一勺精心熬制的汤头撞入碗里,入口有浓厚的肉香气。
面有嚼头,牛肉卤的软烂又保留嚼劲。简简单单一碗面,是别处都复刻不来的飞宇味道。有人说汤头偏甜,第一次来可能吃不惯,但好吃妹觉得正好,不喜欢带甜味粉面的大概爱不来。



是老武汉人喜欢的那种偏干的热干面,大爷们一周吃三次都不够。

一边挑着面,一边感受香浓的芝麻酱直扑鼻尖,直接冲开味蕾,等不及拌匀就来上一大口。

看起来虽然干干的,但很好拌开,混合着脆萝卜丁和酸豆角大口入嘴层次感瞬间拔高。


除了面馆,隔壁摊上的凉面和面窝也深受大家喜爱,还有对面的晚上才出摊的夏季烧烤,也是这条街深藏不露的老网红,值得食客“一网打尽”。

“你来晚了咩,睡的呼噜呼噜的,再晚点真滴某斯都没了。”邻里间轻松的对话每天上演,俏皮有趣、生动活泼,把人与人、街与街之间的距离拉近。到了11点,店里老板大叔招待完Z后一位客人,开始收拾桌椅准备结束忙碌的一上午,温度升起来,圆溜溜的肚子上挂满了汗珠。

时间向前流走,马沧湖路的人们在长大变老,可大家总有办法,将老巷定格在10年前,把味道和记忆停留在与之初识的那一天。


本帖最后由得意小奶喵于编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