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标题党啊 我还以为哪个婚宴这狠 吃馍馍花卷
LZ标题党啊 我还以为哪个婚宴这狠 吃馍馍花卷
各个地方的婚宴不一样嘛 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嘛................
你那中午吃的應該只是簡單的過中而已,晚上才是正餐。呆雲夢結婚來客至少是要純玩兩天滴
简简单单就好。。
好随意呢
内容被自动屏蔽
内容被自动屏蔽
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有的还是在家里大罢三天呢!
内容被自动屏蔽
后面给自己圆的蛮好,其实你想说,你瞧不上人家乡不乡城不城的。前面都是鄙夷的口吻,后面美化一下,怕你同学看到
呵呵 真是奇怪的风俗
内容被自动屏蔽
吃的不重要,在乎的是情感交流
吃的开心就好
Z简单的幸福其实很容易. 排场永远是给别人看的, 日子永远是自己过得
让我想到了某些小说的情节,自家出材料,请人上门做流水席。
但还是祝福新人!
但是感情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做作的婚宴强多了!!
嫂子的爸妈是陕西人,第一次来武汉,说什么这里的饭菜都吃不习惯。还说这边的人讲话像吵架一样。唉!!地区差异太大了
本帖Z后由 happytoll 于 2012-5-8 15:19 编辑
楼主的标题可能起得有点容易产生误解。其实这不能算是“婚宴”,只能是便餐。
有亲戚和同学在应城,离云梦只有那么一卡远,去的次数比较多,所以也大概了解一些。
一般孝感地区的结婚宴席,Z主要的一餐是婚礼前一天的晚餐,即正席。这个正席是男方和女方分别在各家单独分开举行的,同武汉在婚礼当天中午或晚上男女双方宾客同时举办不大一样。但现在小城市里可能也会双方合办。农村基本还是分开的。
小城市或者农村办喜事,因为地理环境的问题,亲戚朋友都住得比较松散,距离较远,可能相隔几个城镇,加之交通又不方便。所以,往往是在婚礼的前一天甚至前几天就陆续有客人到达主人家里。加上农村比较注重传统,重视宗族观念、同乡情意。所以很多地方即使是平时没什么交情的同乡或同宗族的人,也可以到主人家讨上一杯喜酒。因此,席开三日,甚至源源不断的开“流水席”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由此可见,热闹的气氛和祝福便重过“吃什么”和“怎么吃”了。比起大城市里赴宴像赶场,吃饭像开会一样,小城市和乡村的婚礼更多了一些随意和感动。大城市里的婚宴是越来越隆重,越来越昂贵,越来越繁琐,越来越矫情,也越来越公式化、程序化、大众化、攀比化。恰恰缺少了一种浓浓的人情味。
以前在小城市里参加的婚宴,其实Z难忘的是婚礼前一天正席中的“陪十弟兄”和“陪十姊妹”。
在男、女各自单独举办的酒宴中,有一桌Z主要、位置Z私密的酒席,即“陪十弟兄”或“陪十姊妹”。在此以男方为例,男方家的那一桌,连同新郎在内,共有十名男人。这另外的九人,分别是新郎的兄弟、死党、朋友、同学。像楼上有朋友说到的,孝感(尤其以汉川为甚)比较注重酒桌上的座次。新郎在落座主座时,他的左右分别是Z要好的两人,被称为“左臣右相”,担当此重任的不仅要和新郎关系好,更重要的是——酒量尤其要大!!!要巨大!!!因为一旦开席,新郎加上这两位“左臣右相”,将成为另外七人的敬酒对象和“攻击”目标。
在婚宴中,这桌“陪十弟兄”其实赋予了极其特殊的意义。我所参加的诸多次“陪十弟兄”中,可以说没有哪一次不是在无尽的欢笑和眼泪中渡过。上面说过,这桌酒席一般会安排在比较私密的地方,往往会放在房间里,与喧闹的大厅隔离开。甚至在开席时会将房门关闭,除上菜外,其他人一般不得进入。[以下在来源无法考证的情况下,由本人自行推断]目的就是留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新郎在结婚成家之前,Z后疯狂一次,Z后放纵(不是OOXX啊!)一次。
首先新郎会给大家敬酒,感谢在座的朋友们二十几年来的关心,同时也感谢这些铁哥们在婚前的各种帮忙以及第二天娶亲的劳累。在小城市和农村里,整个婚礼的过程中,这九人会担当重任,也是够忙活的。前期的安排、接客、采购、联络等,后期的娶亲、跑腿、送客等等事情都得替新郎忙前忙后。不像武汉很多东西可以由婚庆公司或者酒店负责,只用给票子就行。
新郎敬酒仰首伸颈,玉液琼浆汩汩而入。霎时之间,突见风起云涌,万马齐喑,杯盏交错,呼喝四起……哇呀呀呀,Z后的疯狂开始了!!!话说在座的十位壮士,那都是铁胆雄心,义薄云天之好汉……吁!奶奶的,回忆起那个时候的“刀光剑影”就激动,快成说书的了……淡定,淡定。
除新郎及“左臣右相”外的七人,分别端杯向新郎敬酒。有的是新郎兄长,语重心长倍显关爱;有的是新郎发小,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有的是新郎同学,调侃之余略带羡慕嫉妒恨……众人有的来自千里之外,有的经久未见;有的大业已成,有的官运亨通;有的腼腆善饮,有的洒脱搞笑……忆当年,思今后,聊旧事,谈新篇,总之就是欢笑与眼泪齐飞,喜悦共祝福一色。交杯换盏间,可苦了这新郎身边的“左臣右相”。按习俗,所有敬新郎的酒,新郎均可以端杯示意或浅尝即止,因为第二天还有重任在身。但新郎喝不下的酒,便必须由“左臣右相”代替解决。面对七人的轮番轰炸,“左臣右相”必须以惊人的酒量和口才方能抵挡得住。无疑这一桌是整个酒宴当中Z热闹,也是时间Z长的。加上老人们或多或少会有些担心年轻人们的自控力,所以关着的房门门缝里会时不时露出一只偷窥的眼睛或者“少喝点,少喝点”的喝斥。问题是,屋里的人有谁能听得进去??
待到七人团“攻打”完毕,新郎会郑重地给“左臣右相”单独敬酒。上面已说过,这二人往往是新郎ZZ铁的哥们,也是一直以来给予新郎Z大关爱和帮助的人。新郎会很郑重地将面前一整杯酒饮下肚,来感谢这两人的相助。Z后,这一桌上的全体“十弟兄”齐心同饮Z后一杯酒,再次共同祝愿新郎以及缅怀已基本逝去的青春后,所有人散席离座,宣告婚宴的结束,同时也宣告一个男人从此套上“枷锁”。
如果是嫁姑娘的女方,在婚礼前一天的晚宴中,同样会有一桌更隐蔽更私密的酒席,自然就是“陪十姊妹”了。本人有小JJ,所以没有机会知道“陪十姊妹”是个什么样的盛况。臆想中,也许和“十弟兄”差不多,是告别单身小姑娘的“Z后疯狂”吧。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城市或者农村,经过婚礼中的各礼节和各亲朋祝福及见证,比经过民政局拿到两个红本本更具有权威性,也更能让人体会到温情。
内容被自动屏蔽
©2008-2025 得意生活 版权所有 鄂B2-2008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