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两三年前的事了。那时果果只有10个月大。
有一天晚上我带她去了一个地方,回程的时候,她在车上睡着了。
回到家,收拾整理一折腾,已经到12点了。
12点半的时候,关掉灯,我们在床上准备睡觉,
但这个时候,我发现她已经醒了,而且一直在动。
我没有跟她玩儿,我也不打扰她,我就躺在床的边边上,看她,借着屋外的柔柔亮光。
床不是有三个“开放”的边儿嘛。
10个月大的她,倒着爬,一直往后倒倒倒。(此处应有倒车请注意、倒车请注意的提示音)
到了那个边沿呢,略一停顿,她蹬蹬蹬儿地又爬回来了。
又倒着爬向另一边,到了边沿,又原路返回。
.....
当她反反复复地把三个开放的边都探索完后,时针已经指向凌晨1点半了。我就在这个夜里观察了她一个小时,没有言语。
那晚我挺兴奋的。
她“倒车”的时候,我也揪着心呢,每当她到边沿的时候,也生怕她掉下去,眼睛都不敢眨一下。但我发现每靠近边缘的时候,她又爬回来了,重返安全区域,接着换个方向。
至今我仍觉得这个晚上太有意思了。
我也像个好奇宝宝一样,一直在观察她,一直想知道她想要做什么,她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和动作。
一静一动,一出一伏。是我和她。
果果为什么带得比较好呢?
她是我第三个孩子,那个时候,我也算是一个经验比较丰富的妈妈了,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妈妈了。所以在有些事情上知道怎么把握,也就是说,清楚哪些东西可以放一下,哪些东西需要收一下。
在她这个探索的过程中,我就选择“放”了一下。
不过可能一些新妈妈或经验不足的妈妈不太能理解孩子的这种探索本能,另外更重要的是顾及到孩子的安全问题,就会赶紧打断孩子,强行让她睡不让她闹。到Z后,可能孩子不高兴,你也不高兴。
我把这事写出来,并不是鼓励家长们效仿我的行为,保证孩子的安全当然必须是要放在首位的,没有经验或没有信心的家长不可莽撞行事。
我的初衷只是希望父母们能用心地观察自己的孩子,渐渐你可能会发现,每次都能获得新鲜认知。她可能比你想象得更聪明、更有趣、更富有心思......你会越来越了解和理解你的孩子,久而久之,你会越来越靠近她,成为她的“密友”。
以前我也跟人说过,尊重孩子,就是要尊重她有做自己事情的权利,她和我们一样,对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也有探索的欲望。当你足够地信任她,她可能也会表现和发展得更好。
而且,孩子们确实是很聪明的,也懂得规避风险,一个个精得很。
我忽然又想起一件事。
也是有点久以前的事了。
当时是在沙滩上,果果和其他一些小朋友坐在地上玩沙。忽然,她们开始抓沙往嘴里塞。旁边的妈妈立马把孩子的手打下去,告诉她们不能吃。
我没有管果果,就看着她。
别人都拿看外星生物的眼神瞅我,可能是在想“这是亲妈?”吧。
果果刚放进嘴里就呸呸呸吐出来了,后来就再也没见她吃过沙了。
同样地,我也不是鼓励和要求大家都像我一样做。如果果果吃过一口还继续吃,我肯定也会阻止她。
我没有干涉她,只是不想粗暴地磨灭她从探索未知事物中得到的乐趣与认知。当然,该引导该阻止的时候,我们大人也绝不能犹豫。
这就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度”的问题了。
共勉。